
美國大選即將於今年11月3日登場。美國總統川普近來持續打中國牌,不但加強向北京施壓,同時又對台灣頻送秋波,派遣衛生部長阿札爾訪台,還準備售台無人偵察機、F16V戰鬥機等軍武。美媒分析,在這樣的背景下,台灣位處陸美角力的核心,「對台政策」可能成為本屆選戰的重要主軸,美國選民有權利了解川普和拜登2位候選人的對台政策。
美媒憂陸攤牌 促候選人說明
《華爾街日報》14日發布題為〈川普、拜登和台灣〉(Trump, Biden and Taiwan)的社論,稱「由於中共可能在未來4年對台攤牌」,因此應把對台承諾列為此次大選的重要議題。尋求連任的川普以及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討論中美關係時,也應該具體說明他們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。
社論分析,長期以來,台灣對美國「太平洋聯盟」的重要性早已受到認可,一旦美方放任台灣落入中共手裡,不論是名義上或實質上控制,越南等國將懷疑美國的承諾,甚至轉向北京懷抱。若北京再進一步分化美日關係,成就區域霸權將指日可待。
除了傳統戰略價值,如今台積電又成為領先全球的半導體巨擘,其地位日益穩固,把台灣推上陸美科技爭霸戰的最前線。美國制裁華為後,切斷台積電對華為的供應鏈,哈佛大學政治學家艾利森(Graham Allison)就推測,北京可能為在科技戰中取得優勢,出兵拿下台灣。在這樣的假設下,美國的下任總統有必要正視這類國安危機 。
陸爭奪台積電 視為國安危機
近日川普政府已明確表明拋棄以往對中國大陸的接觸政策,不僅多次將新冠病毒稱為「中國病毒」,還計畫出售MQ-9B「海上衛士」和66架F-16V戰機給台灣,衛生部長阿札爾本月也親自訪台。川普先前下令中國駐休士頓總領事館撤離,並將科技戰的目標從華為擴大到抖音、微信,甚至是阿里巴巴,被視為有意引領和改變對中政策,就算是拜登勝選,也無法扭轉本屆政府訂下的強硬對中國的基調。
拜登過去一向給人對中國「鴿派」的印象,不過,由於新冠疫情爆發、陸美全面對抗、中國軍事擴張、美國經濟不振等因素,美國民意已明顯轉向與北京保持距離,拜登為了勝選,不太可能背離多數民意,頂多可能如同以往的希拉蕊一樣,修復與傳統盟友的關係,協力對抗北京。他的副手人選、加州參議員賀錦麗,亦對中國抱持「務實、警惕而不敵視」的態度,未來的轉變值得觀察。
August 17, 2020 at 03:10AM
https://ift.tt/3g6sp2m
美國民意轉向與北京保持距離 對台政策 成美國大選新主軸 - 中時電子報
https://ift.tt/30Sp9Uh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